台式浊度计通常配备光学系统、高精度传感器以及精密的分析算法,能够将误差控制在小范围内,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。而且其结构设计较为稳固,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较小,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也能保持稳定的性能。可以适应不同浊度水平的样品测试,无论是低浊度的纯净水还是高浊度的污水等都能准确测量,满足各种不同场景的需求。
内置微处理器,具备数据存储、上传功能,方便用户保存和处理测量数据;还支持继电器控制输出、打印功能等,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便捷性。部分仪器还能显示其他参数,如温度、pH值等,为用户提供信息。有些带有特殊装置,如消泡装置可有效防止气泡干扰测量结果;还有的具有色度补偿功能,能够对光学透镜过滤的散射光进行补偿,减少颜色等因素对测量的影响。
台式浊度计的使用注意事项:
1.环境要求
-放置平稳:放置仪器的台面需平稳、无振动,避免阳光直射、强电磁干扰(如远离大型电机、变压器),否则可能干扰光学信号。
-温湿度适宜:环境温度需稳定(通常建议15-30℃),湿度不宜过高(≤85),潮湿可能导致光学部件发霉或电路故障。在潮湿气候使用时,必须相应延长开机时间。
2.仪器与耗材检查
-电气安全:确认电源电压与仪器额定电压匹配(如220V±10),电源线、插头无破损,接地可靠(避免静电干扰)。
-光学部件清洁:检查光学部件(透镜、比色皿座)是否清洁,有无灰尘、指纹或划痕;若有污渍,需用镜头纸轻轻擦拭(禁用酒精、硬布等,防止损伤镀膜)。
-比色皿质量:比色皿需无裂纹、透光面无划痕,使用前确认是否匹配仪器(如石英/玻璃材质、光程是否对应)。
3.样品处理规范
-防止气泡产生:取样时避免剧烈搅拌产生气泡(气泡会散射光线,导致读数偏高),若有气泡需静置至消失后再测量;被测溶液应沿试样瓶壁小心倒入,防止产生气泡影响测量准确性。
-保证样品均匀性:样品需均匀(无沉淀或悬浮颗粒分层),浑浊样品需在测量前轻轻摇匀(避免剧烈晃动产生气泡)。
-温度平衡:若样品温度与室温差异较大(如刚从冰箱取出),需先放置至室温再测量,避免比色皿外壁凝结水珠影响光路。
4.比色皿使用要点
-正确拿取:拿取比色皿时需捏磨砂面(非透光面),避免指纹、油污污染透光面;若透光面被污染,需用镜头纸或无绒软布轻轻擦拭(禁用硬纸、毛刷,防止划伤)。
-装样适量:装样时液体体积需适中(通常约占比色皿容积的2/3,确保液面高于光路中心),避免溢出污染仪器内部;若溢出,需立即用干布擦拭干净。
-准确定位:测量时需将比色皿的定位槽对准仪器的定位柱,确保放置平稳、光路对齐(否则可能导致读数偏差)。
5.校准与质量控制
-定期校准:必须定期校准,使用、更换光源、长期未用或测量精度异常时,需用标准浊度溶液(如福尔马肼标准液)校准。校准步骤严格遵循仪器说明书,通常包括“空白校准”(用纯水或零浊度溶液)和“多点校准”(不同浓度标准液)。
-标准溶液管理:标准溶液需在有效期内使用,避光冷藏保存;使用前需恢复至室温,轻轻摇匀(避免沉淀),开盖后尽快使用(防止污染或挥发)。
6.维护与保养
-日常清洁:测量结束后,立即倒出比色皿内样品,用蒸馏水冲洗3-5次,倒置晾干(或用无绒布吸干水分),存放于专用盒中(避免碰撞)。仪器表面若有污渍,用干布或蘸少量清水的软布擦拭(禁用酒精、有机溶剂,防止腐蚀外壳或光学部件)。
-长期存放:长期不用时,需断开电源,将仪器置于干燥、通风、无腐蚀性气体的环境中,定期(如每月)通电30分钟,防止电路受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