溶解氧测定仪通过电化学与光学技术的融合,其高精度、抗干扰与低维护特性,不仅提升了水质监测效率,更为环保、农业、工业等领域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。其核心原理基于电化学反应或光学传感技术,通过测量氧分子在电极或荧光物质上的反应信号,结合温度补偿算法得出溶解氧浓度。
溶解氧测定仪的使用注意事项:
零氧校准:将电极浸入5%亚硫酸钠溶液(或无氧水)中,按仪器操作键进入调零模式,待读数稳定后确认零点。
满度校准:将电极置于空气中(或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中),调节仪器至当前温度下的饱和溶解氧值(如25℃时约为8.3mg/L)。
温度补偿:输入实际水温或通过内置传感器自动修正,确保测量基准准确。
采集水样:使用清洁容器取样,避免曝气或剧烈搅拌导致氧气逸散。若样品含悬浮物,需预先过滤。
稳定环境:将水样置于室温下平衡,减少温度波动对测量结果的影响。
连接电极:将溶解氧电极插入仪器接口,确保接触良好(如听到“咔嗒”声)。
浸入样品:将电极浸没于水样中,避免电极表面附着气泡(气泡会干扰信号)。
启动测量:按仪器指示选择测量模式,启动搅拌功能(若需),等待读数稳定(通常需1-3分钟)。
读取仪器显示的溶解氧浓度(单位:mg/L或ppm),同时记录测量时间、水温及环境条件(如气压)。
若需多次测量,每次取样后需清洗电极并重新校准。
清洗电极:用纯水冲洗电极表面,避免残留物污染下次测量。
干燥保存:电极不用时储存于湿润环境(如蒸馏水中),防止膜片干燥开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