咨询电话

18601767928

当前位置:首页  >  技术文章  >  溶解氧测定仪的三大核心工作原理介绍

溶解氧测定仪的三大核心工作原理介绍

更新时间:2025-11-25      点击次数:138
  溶解氧测定仪是水质监测领域的关键设备,通过检测水中溶解氧(DO)浓度,为污水处理、水产养殖、环境监测及工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。其核心原理基于电化学或光学技术,将溶解氧浓度转化为可测量的电信号或光信号,结合智能补偿算法实现准确测量。
 
  溶解氧测定仪的三大核心工作原理:
 
  极谱式电化学法
 
  极谱式电极采用银-氯化银对电极与聚乙烯/聚四氟乙烯薄膜,通过控制0.5-0.8V电压驱动氧分子还原反应。溶解氧透过薄膜扩散至电极表面,在铂或金催化剂作用下发生还原反应(O2 + 2H2O + 4e2 → 4OH2),产生与氧浓度成正比的扩散电流。
 
  原电池式电化学法
 
  原电池式电极以银为阳极、铅为阴极,浸入氢氧化钾电解液中形成半电池反应。溶解氧在阳极被还原(O2 + 2H2O + 4e2 → 4OH2),同时铅阴极被氧化(2Pb + 4KOH → 2K2PbO2 + 2H2O),生成与氧浓度相关的电流信号。该方法无需外部电压,但需定期更换电解液与膜组件,维护成本略高于极谱式。
 
  荧光淬灭光学法
 
  荧光法基于氧分子对荧光物质的猝熄效应。蓝光激发传感器表面荧光物质(如钌络合物),其释放红光的时间与氧浓度成反比。通过测量红光释放时间差,结合内部标定曲线,实现0-20mg/L量程的测量,响应时间仅30秒。该方法无需电解液、无流速限制,且抗化学污染能力强。
 
  溶解氧测定仪的校准与维护:
 
  定期校准:建议每10天校准一次(频繁使用时),或根据水质变化调整。
 
  更换耗材:电极膜每2-4周更换一次(水质差时缩短周期),电解液按说明书补充或更换。
 
  电极再生:若测量范围调整困难,需更换电解液、膜片,并清洁银/金电极表面(氧化时可用细砂纸抛光)。
 
  测量条件控制
 
  温度一致性:校准与测量时的水温差不超过±5℃,避免温度补偿误差。
 
  搅拌要求:测量时需缓慢搅拌样品(如每分钟30-40次),防止氧分子扩散不均,但避免剧烈搅拌引入气泡。
 
  避免干扰:水样中含氯、硫化物或藻类时,可能堵塞膜片或干扰反应,需定期清洁电极。
溶解氧测定仪
联系方式

邮箱:youkewjc@163.com

地址:上海市奉贤区青灵路228号

  • WeChat

    微信公众号

  • 移动端

    移动端网站

版权所有©2025 上海佑科仪器仪表有限公司 All Right Reserved    备案号:沪ICP备09074617号-4    sitemap.xml
技术支持:化工仪器网    管理登陆